今年的两会期间,“看病难”仍然会是主要的话题。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?我看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:
第一,增加供给。众所周知,培养一个医疗专家的周期很长(大学本科毕业后15~20)年,条件很苛刻,在有条件的大医院工作,个人积极努力以及有继续教育的老师。短时间内提供老百姓认同的专家几乎不可能。怎么办?只有提高专家的效率和积极性,来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。
第二,减少浪费。根据我们的调查,现在挂专家号的患者中,有80%不需要看专家,有50%是挂错号。这些浪费使到专家在有限的出诊时间内看不到需要看的病人,大部分需要看专家的病人看不到专家。医患供需矛盾更加突出。怎么样可以减少这样的浪费呢?必须要有专门的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的分诊。
这样的平台的建立,不但让患者就近找到了医生,而且还可以通过医生的专业指导精准地找到了对应的专家。这个循环的建立,不但让基层医生得到了患者的信任,同时还得到了专家处理病人的专业分享,让自己的经验得到了提高和丰富。
第二个让病人下沉到基层,减少大医院专家的压力。要让病人沉淀在基层医院,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。首先是基层医生愿意并且积极学习和留在基层工作,提高积极的技术水平。其次就是患者对基层医院和医生的信任。我们通过上述专家的带动,一方面基层医生的后面就是对应的专家,另一方面病人通过基层医生也可以准确的专家服务。而且,通过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咨询,很多疾病的诊断、后期的康复和追踪都可以根据专家建立的途径在基层处理了。这样不但有效利用了基层医院的资源还可以减少大医院的压力。有效环境了大医院看病难的局面。
如何在专家驱动下做好分级诊疗呢?既往我们看到的都是政府的文件,要求什么病在什么级别的医院,甚至通过社保导向、报销的费用不同等驱动分级诊疗。既往的做法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,但是,最后效果还是不明显!为什么?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没有体现,医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。众所周知,现在的医疗技术服务没有合理收费,医院只有通过检查、药品等维持医院的运行。试问,哪一个医院愿意把自己的病人转出去?由于种种原因,大医院的医生由于没有合理的技术收入,他们更没有积极性加快周转,增加收治病人。